在现代的养猪条件下,仔猪因为受到许多不良的因素刺激从而的引起了一种特异性应激反应。所以说凡是能引起猪感觉不舒服的各种环境因素、营养因素和心理因素等均可造成猪群发生咬尾现象。
品种及个体差异
同一圈舍内的饲养不同的品种、性别或者相同品种的猪只体重差异大,常会发生互咬,品种及生活方式的差异,会产生矛盾,发生撕咬,一般杜洛克杂交一代、纯种长白猪的咬尾现象较为严重;个体间差异大,在抢食和抢占休息地方的过程中,常出现以大欺小、以强欺弱的现象;公、母猪混养,公猪比母猪更具有攻击性,更容易发生咬尾。
营养因素
当饲料中的营养水平过低时,满足不了猪生长发育的需要量,会影响营养物质在体内的代谢,从而造成咬尾。(钠盐的缺乏会加重咬尾现象的发生)。
饲养管理
圈舍内的料槽数量不够,猪群中处于地位较低、体质较弱的猪被挤出或挤不进,得不到料槽,等待的过程中会在后面进攻正在采食的猪,造成其外伤。
猪群的饲养密度过大,活动受限制,采食、饮水或者在争抢生活空间时常出现被咬的现象。
料槽以及饮水设备不足时,采取地面饲喂方式时,会导致猪不能充分的休息,变得烦躁不安,或受到某种刺激后情绪不稳定,诱发咬尾。
环境因素
当猪舍的饲养环境条件较差,不符合正常生长要求时,会使猪感到不适,从而导致休息不好,烦躁,容易引发咬尾。
生活习性
猪的嗅觉灵敏,并且喜欢舔食血液,如果尾巴被咬伤出血后,会吸引其他猪啃咬,导致咬尾情况恶化,造成更严重的伤害,猪的模仿能力较强,发生咬尾时,如果不及时控制,其他猪会模仿此行为,导致咬尾。
关键词:山东仔猪介绍断奶仔猪咬尾是什么造成的15092948863,供应,原料辅料|初加工材料,农产品,畜牧养殖,仔猪